小红书商业化 10 年,破商业难题之路为何少见网红影子?

导读

THECAPITAL

商业化10年,小红书在破商业困局。

小红书商业化 10 年,破商业难题之路为何少见网红影子?

本文3894字,约5.6分钟

作者|千然编辑|庶几

来源|元素elements

(ID:rzelements)

2024年已过半旬,你还记得过去半年新晋了什么火遍互联网的新晋网红?

是凭借一句“天上无云不下雪,地上无媒不成婚”带火安阳古镇的“王婆”赵梅,是靠着一首《诺言》数日内涨粉千万的德州郭有才,还是围绕“换车风波”精心企划一连串营销活动的“网红企业家”周鸿祎……毫无疑惑,“网红”的出现是天时、地利、人和、平台多方综合作用的结果。

各大平台走出的新晋网红来来常常,其中却稀少“小红书”的影子。作为互联网“新贵”。小红书自然也不缺流量,也带火了多个话题,如当下走俏的热门赛道“离职博主”,相关内容更是在小红书满地开花。

但尽管这么,小红书鲜有顶流。

据融中财经不完全统计,小红书仍未有粉丝体量超2000万的博主,大多腹部博主粉丝体量也不过百万级别。目前平台粉丝体量最大的是80后花旦赵露思,粉丝数目已超1700万,其也因而一举赶超小红书一代顶流范冰冰超1600万粉丝量,登上粉丝榜榜首。

互联网平台大多喜欢造神,通过推出一个顶流来吸引更多的创作者或用户,如我们所见,“互联网造星”由来已久,其中各大平台无一饰演着最大推手作用。如罗翔于B站,刘畊宏、董宇辉等人于抖音,辛巴于快手,李佳琦于天猫,都是平台最有力的营销装备。

而没有“顶流”的小红书,营销神器靠的又是哪些?

一步到位

培养“带货一哥”

小红书也是有过“顶流”的。

近些年来“半退隐”的范冰冰,便是其中之一。在2018年前后,小红书引入了范冰冰、林允等大波名星进驻小红书,在小红书上发布有关他们日常生活的内容。

作为最早一批在互联网分享日常的女星,范冰冰在小红书帐号上分享自己日常化妆美妆的心得感受,以及真人素颜上镜操作讲解等,一连多日的“接地气”操作,让其迅速吸引大量粉丝之余,也赚够了路人缘。

但是在“种草分享”之余,便有粉丝敏锐察觉一个名为“FANBEAUTY”的品牌产品常出现在范冰冰的图文中,范冰冰更是会在自己的小红书帐号中回复买了自制品牌FANBEAUTY的粉丝,“谢谢你的信任”。

与此同时,在范冰冰其他社交平台官方帐号中,也能同样看见其分享的内容。显而易见,小红书只是范冰冰的宣传渠道之一。

与其为别人做陪嫁,不如利用流量壮大自身利益。作为一个社交平台,小红书商业化模式显而易见,即“广告+电商”,而“买手电商”,更是成为小红书近些年大力押注的方向。

2023年8月,小红书COO柯南在北京举行link电商伙伴周“买手时代已来”主题峰会,表示小红书每晚有求购意图的用户数近4000千人,求链接、求订购等相关的评论近300万条,买手、主理人等个体早已成为小红书电商的关键角色。

喊话“买手时代已来”的小红书,更是直接宣布,“小红书将投入500亿流量扶植更多小红书买手成长,同时投入500亿流量来支持店家,帮助她们更好地在小红书经营。”

所谓“买手”,本质仍是“带货”。如柯南所说,“买手”可以是包括主理人、商家创作者等任意一个个体,买手们筛选出符合自身标签、粉丝调性的商品,最终通过直播或图文把货卖出去。换言之,在小红书,买手的核心是服务好用户、连接好商品。

平台注重与引导之下,最先听到的是,董洁和章小蕙两大“买手主播”通过小红书直播间在2023年上半年迅速出圈,这也让错过第一波直播电商红利的小红书搭上直播带货的尾班车,领到入圈的锁匙。

董洁和章小蕙出圈的身旁,不仅有平台推波助澜,更离不开两者的与别人截然不同的带货风格。一方面,“格调”“有品味”是俩人身上共有的特点,在直播间带货时,两人都不会直白大喊“123上链接”,而是从产品到品牌再到认知娓娓道来,吸引了小红书上大量用户为之埋单。

有了董洁和章小蕙的珠玉在前,小红书进一步将“买手直播”的成功论复制到“店铺直播”上。

这儿须要说明解释的是,目前电商直播主要有“达人直播”和“店铺直播”两种方式,“买手直播”也可理解为“达人直播”,达人借助自有的粉丝,主要通过粉丝效应的加持下销售出商品。而店播与达播不同之处在于,是店家直接与消费者接触,于品牌方而言,店面直播的成本也要更低。

加码店播,是小红书步入2024年后在商业化路上下的第一步棋。显示在年初组织了一轮店播督查,统计搜集店面店家在直播时碰到的问题,然后又推出了一套店播实操技巧以帮助店面店家。在年中大促618上,小红书直接为不同规模店家提供了多元化的直播玩法和流量扶植。通过设置播出激励、GMV成交激励、投放激励等多种方式,向所有阶段的店家提供流量扶植。

小红书“一姐”出走

原以为章小蕙会成为小红书直播的一张王牌,但不料去年618期间,章小蕙不仅在小红书直播间上线外,同时还出现在天猫直播间中。

5月19日,章小蕙在小红书开启618大促开播,单场直播交易额破万元。时隔不到一周时间,章小蕙就在天猫开启直播首秀。虽然在选品和直播风格上与小红书太原小异,但因两个平台面向人群的不同,小红书“一姐”章小蕙天猫首秀的表现虽不能与天猫背部主播等量齐观,但直播间在首日仍有超千万观看人数。

章小蕙入淘,实则早有疲态。

为给入淘首秀造势,5月9日,章小蕙团队先是在小红书、抖音同步上线微综艺《章小蕙的玫瑰编辑部》,通过微综艺诠释618的选品过程;时隔几日,章小蕙进驻微博,并在微博端预告618天猫直播活动的相关信息。

留不住“一姐”的小红书,此前也曾引入过网店平台的流量主播。虽然李佳琦前小助理付鹏现已退网,但早些年兼任李佳琦直播间助播的付鹏也有过一定关注度,非常是在2020年,付鹏宣布退出李佳琦直播间后,付鹏新去处被广受关注。同年10月,付鹏便将其直播带货首秀“献”给了小红书。但付鹏并未在小红书逗留过久,在2021年便在抖音开启直播带货。

由此可见,小红书能培养出一个“章小蕙”小红书业务下单,是多么不容易。

从创立之日起,“内容”便是小红书安身立身之本。10年前,当图文内容还是互联网大鳄竞争的死角之时,小红书占据了先机,多年出来,平台积累下了大量的UGC内容。显而易见的是,互联网近些年来从不缺和小红书同类的图文社区产品,但无论怎样“撬墙角”,都无法撼动小红书的地位。

在商业化方面,作为“海外购物分享社区”而诞生的小红书,因具备“电商”元素,小红书顺其自然地将商业路径定位在“跨境电商”上。2014年站在跨境电商的风口上,小红书上线“福利社”开启跨境电商业务蓝筹股,但随着跨境电商新政的逐渐缩紧,小红书原有电商业务遭到巨大冲击。

海淘红利不再后,小红书在2016年又定位“内容电商”,通过小红书图文笔记完成“种草”后,再跳转三方链接完成下单。后来,小红书又围绕“种草-种草”这一商业闭环,陆续进行了线阴道验店、社交电商平台小红店、直播电商和笔记添加天猫外链等电商相关业务的探求。但从平台数据和热度来看,这并未如其所愿,小红书的电商梦一次次踏空。

2021年,在电商业务上迟迟不见成绩的小红书急了。先是切断天猫外链,实行“号店一体”战略,堪称可以“0门槛开店”,为品牌提供“直连消费者”机会的平台,并在2021年年末进一步推出“回家开店计划”,给进驻小红书的品牌多种权益。

接连对电商部门进行组织和战略调整后,总算在2023年看到了“曙光”。这一年,以董洁和章小蕙为主的“买手主播”,为探求电商六年的小红书带来了成功范本,但不料,时隔一年,“一姐”出跑了。

11岁小红书

尚能饭否?

创立于2013年的小红书,是互联网的“老人”,也是“新贵”。

说是“老人”,是由于放眼望去,能持续经营六年以上的企业少之又少,对于发展迅速的互联网行业来说,“十年”这一节点更是承载了太多的命题。站在10年节点上,魅族雷军“一往无前”,美团王兴的“要迎来更好的六年”无不这么。

说是“新贵”,是由于小红书的用户以年青用户为主,且用户规模仍然保持着急剧下降。据日本《金融晨报》推算,小红书月活跃用户数目在2023年将达到3.12亿,比上年下降20%,今年中国下降最快的小型社交媒体平台。

但对于小红书而言,命题也有好多,首当其冲便是资本与商业化问题。

互联网不乏和小红书一样以内容社区标榜的产品,其中知乎在上线十华诞节点登录纽交所成功上市;B站从最初三个临时站点到成功上市则花了9年时间。惟有小红书,在资本市场留下的最新消息,还是“2021年完成新一轮融资,投后市值超过200亿港元”。

虽然200亿港元的市值,也足以甩开微博、知乎、B站等一众社区平台。但被资本寄寓厚望的小红书,就剑指IPO一事,市场却久久不见有回音。而集聚一众投资人的小红书,也亟需登录二级市场,以帮助陪伴小红书多年的投资方套现退出。

要想IPO,则一定要保证自身的赢利能力。对于小红书业绩情况,明年年初市场传来的最新数据是,小红书在2023年净收益录得5亿欧元,同期净利为37亿欧元。相比之下,在2022年,小红书的产值约为20亿港元,当初巨亏2亿港元。但对于业绩相关的说法,小红书方面没有给与回应。

但可以再度对小红书的商业模式进行简单拆解。和大多数内容平台一样,转让广告资源是小红书收入占比最大的一部份来源。头豹研究院发布的《2021年小红书品牌督查报告》显示,小红书赢利来自电商和广告,其中广告占比高达80%。

虽然电商蓝筹股是小红书最早的商业化探求,也是其仍然想做好的业务。其实,有着天然拔草基因的小红书应当适宜电商。但无奈小红书多年来都处于“只拔草小红书业务下单,不种草”的难堪位置,拔草到种草的理想商业闭环无法落地。

而在另一边,相较于其他互联网背部企业而言,小红书在广告业务上的竞争力也不强。

来源/《2023中国互联网广告数据报告》

《2023中国互联网广告数据报告》显示,2023年,中国互联网大鳄竞争格局略有调整,拥有抖音、今日头条等热门应用的字节跳动赶超阿里与腾讯,成为产值第一大公司。但Top4的企业名单没有变化,字节跳动、阿里巴巴、腾讯、百度这四家企业,广告业务占比高达77%,而行业Top5-10企业则分别是快手、美团、京东、拼多多、小米、微博。

换言之,小红书并未挤进互联网广告收入大户的大名单中。对于小红书而言,商业化困局仍然在苦闷之中。

#线索爆料#rzcj@thecapital.com.cn

融中官方粉丝群

在这儿,你可以获取丰富的股权投资行业资讯、热点报导;前沿行业报告、重点课题研究、最新业内动态。链接资本,联接市场,连结资源,共同构建风投交流新平台、合作共赢同学圈。

END

媒体合作:010-84464881

商务合作:010-844678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