弹幕数——0.6363
完播率——0.4150
点赞、分享、收藏和投币是相关关系最强的,这也是b站视频界面最大的四个按键,并且排序上略有不同。首先点赞没哪些好说的,听众认为视频好,就点个赞,播放和点赞之间的关系是最为显著的。点赞的取得虽然不难,只要视频质量达到及格线,基本上都能获得听众的点赞。
关于视频的播放和点赞,我观察到了一个被我称之为“质疑边界”的现象。在视频发布早期,播放点赞比常常会比较高,例如有播放量为100,点赞量为10,播放点赞比就是10%,当播放量达到10000后,点赞的比列要达到10%,就须要1000个点赞——维持初始的播放点赞比会随着播放量的降低越来越难。
由于最开始看视频的是粉丝,又或则是一些算法精准推送的人,这种人点赞的可能性更大,但播放量降低后,视频的推广才会达到了一个边界。边界之外如何播放量上十万,是路人以及伴随着路人听众而至的指责。
她们没有粉丝的滤镜,对视频的要求会更高,会对视频的质量形成指责,这个时侯视频“说服”这些路人点赞的难度会变大,点赞比都会增长。
怎么尽可能地将指责边界延后,是接出来这一年里我须要思索的问题。
分享则彰显了视频社交属性的重要性。通常来说,倘若有个挺好的同事给你分享了一个视频,你出于面子也会点开瞧瞧,于是一个分享虽然就代表了起码一个额外的播放量,而假如这个分享者是一个关键节点,例如是某个群的群主,话语权还不弱,这么一次分享就可以获得好多播放,视频须要有足够的社交属性,让人有分享的冲动。
收藏主要是反映一个视频的实用属性,听众认为有用就收藏,一些有工具属性的视频,例如哪些每日冥想音乐,几乎就是每晚肯定会有播放量进帐。但实用价值或许也只是一个方面的剖析,本质上就是“回放价值”——需要有能让人感觉这个视频可以回放。
我对博主狂阿弥签名印象尤为深刻,他写的是:“要作出像鳗鱼干一样耐嚼的视频。”说的大约就是视频须要有能让人回看的价值,不管是一份实用的手册,一段洗脑的片断,还是让人感觉有艺术感,都是这么。
投币这件事是一个b站特有的机制,通常被觉得是点赞的进阶版。我个人觉得,人们将硬币与现实中的金钱联系在了一起,起到了类似小费的作用,毕竟点赞本身就早已对视频质量进行认可了,并且再投一个币,就不只是认可视频质量,更多时侯也是认为作者做视频不容易,付出一些辛苦钱。
在估算出了所有视频的点赞投币比以后,我发觉有三个播放量超过十万的视频的点赞都位列倒数11名,其中播放最高的一个播放量是30.5万,是全年播放量排第二的视频,但就是如此高的播放量,投币却只有不到一千,我觉得这是由于这个视频本身是娱乐向的,而娱乐向的视频都会给人一种做上去不费劲气的觉得。
你们看完了,感觉挺有意思,但也仅仅是挺有意思,于是点个赞就是了如何播放量上十万,不会想到要给我投币。
事实上,哪怕是娱乐向的视频,素材的搜集、视频的剪辑、文案的打磨同样是须要耗费大力气的,怎么还能让听众感受到这些用心,是接出来一年须要寻思的问题。
比起后面四项数据,评论和弹幕能让视频看上去更热闹一点,但让我意外的是,互动和播放量关系没有我想像中的大。引发争议,绝对是增强视频互动数据的一大杀器,但常年来看其实不是一个利于品牌建立的方式,最好的方式还是循循善诱,例如抛出问题让听众在评论区回答或“打在公屏上”。
其实,按照查理·芒格所说的逆向思维,我重点研究了一下这些数据表现倒数11名的视频,发觉其中基本上可以被分为两类,一类是过分自我的,例如VLOG,另一类则是太平静的,食之无味弃之可惜,这种视频在发布的时侯虽然从情感上就可以自我筛选,假如觉得可发可不发,那就选择不发。
最后总结一下,要想视频播放量高,须要做到以下几点:
1、足够合格的视频质量